首页 资讯 正文

新华网关注武汉:多元驱动,老汉口出新出彩强

体育正文 161 0

新华网关注武汉:多元驱动,老汉口出新出彩强

新华网关注武汉:多元驱动,老汉口出新出彩强

汉口,作为武汉开埠兴源之地,江岸区沉淀着老汉口深厚(shēnhòu)的商业基因,从巴公房子的欧陆风情到(dào)吉庆街的市井烟火,这片土地(tǔdì)始终(shǐzhōng)怀揣着对商业活力的不懈追求。如今,江岸区正以“主体多元、场景融合、业态创新”为引擎,推动传统消费场景焕新升级。 多元场景融合打造消费新(xīn)引力 端午假期,吉庆街人气持续高涨(gāozhǎng)。白天,这里弥漫着浓郁的老(lǎo)味道。在曹祥泰、汪玉霞、五芳斋等老字号门前,顾客们排着长队,选购绿豆糕、粽子等时令美食,传统的魅力在此尽显。夜晚来临,吉庆街展现出全新姿态。“老通城·通城印巷”里聚集了30余家华中首店(shǒudiàn)、武汉首创品牌,音乐演出、餐(cān)酒吧(jiǔbā)、沉浸式演绎茶馆等“新夜态”吸引着众多游客。据招商(zhāoshāng)经理贾坤和(hé)介绍,自今年4月底开街以来,这里客流量已突破50万人次。 图为“老通城·通城印巷”街区(jiēqū)。 新华网发 传统非遗老字号与新潮(xīncháo)“夜场景”相融合,吉庆街打造出全天候多元消费体验,形成“日尝老味道、夜探(yètàn)新玩法”的消费闭环。 沉浸式体验是江岸区活化城市空间、解锁(jiěsuǒ)“老汉口”记忆的关键方式。傍晚,南京路西段保元里巷口,游客可以身着(shēnzhe)民国服饰手持《江城晚报》,跟随演员穿梭(chuānsuō),沉浸式感受《保元风云》端午特别场;或者带上寓意(yùyì)祈福纳吉的五彩绳,登上“知音号(hào)”,回到老汉口。“知音号”这条被誉为武汉最会“讲故事的船”,已见证了130万人次(wànréncì)的时空穿越之旅。 图为在(zài)平和坊举办的陶里陶器市集。 新华网发 这个端午(duānwǔ),江岸区更增添了许多特色消费场景。平和坊的陶里(táolǐ)陶器市集成为亲子遛娃(wá)地和手作控天堂;黄浦大街桥下空间红黄蓝撞色涂鸦墙与“武汉”“江城”立体字同框,随手便能拍出赛博朋克大片,这里既是护学驿站(yìzhàn)又是文化市集、科普长廊。 图为节假日(jiéjiàrì)的巴公房子。 新华网发 在江岸区,多元场景的(de)融合不仅在平面上(shàng),更朝着垂直维度深入拓展。巴公房子从万里茶道的见证者华丽转身为艺术酒店,节假日(jiéjiàrì)期间持续满房;多牛世界(shìjiè)的老厂房(chǎngfáng)里,汉派相声的笑声冲淡了工业遗迹的沧桑。历史文化(wénhuà)与现代消费场景在这里相互交融,将老街区、老建筑转化为消费流量的入口,挖掘着“时间价值”背后的商业潜力。据了解,2025年(nián)1-5月,江岸区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全域客流、消费同比均有显著增长。 多元业态创新推动(tuīdòng)消费升级 在(zài)推动多元化消费场景融合的(de)基础上,江岸区进一步通过业态创新(xīn),加速消费升级,打造商业新地标。截至2025年5月,江岸区的商业综合体已达11家,“四首经济”(首店、首发、首秀、首展)的密度位居(wèijū)全市前列。 图为端午节期间潮流盒子X118商场(shāngchǎng)举办二次元(èrcìyuán)主题活动。 新华网发 在潮流盒子X118商场(shāngchǎng),二次元主题店内挤满了挑选“谷子(gǔzi)”的00后,有着20年历史的老百货借助(jièzhù)30余家动漫首店实现了华丽转身(zhuǎnshēn)。这座体量(tǐliàng)仅1.6万平方米的商场,凭借93%的华中首店占比,在2024年实现营业额2.5亿元,消费者平均每周到访2-3次。运营负责人程功表示:“我们(wǒmen)把老商场打造成华中最大的‘谷子聚集地’,正是看中了二次元文化在武汉百万大学生中的影响力。” 图为武汉(wǔhàn)HOCH汉堡节现场。 新华网发 端午节期间,江岸区的商业活动同样精彩纷呈。武汉(wǔhàn)万象城的汉堡节持续火爆。HOCH汉堡节主理人表示,“整个汉堡节大概来了30多个(duōgè)品牌,每天(měitiān)差不多接待10万多人次。” 江岸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(fùzérén)介绍(jièshào),近年来,江岸区引进了260余家品牌首店、定制店,从高达(gāodá)基地华中首展到航天文创沉浸式(shì)艺术展,每个“首”字头项目都成为业态创新的有力支撑,不断点燃消费者的新鲜感和热情。与此同时,“商旅文”融合催生出多条网红沉浸式体验(tǐyàn)路线,进一步增强了消费流量的吸引力。 这种破圈效应在更广泛的场景(chǎngjǐng)中得到体现。在武汉天地骑行装备店里,60后与(yǔ)00后同框;在华中首个“高达基地”,年轻父子(fùzǐ)正专注地研究模型拼装。 江岸区鼓励各商圈、商街紧跟消费热潮,结合(jiéhé)重要节庆、节点及活动、赛事,不断打造贴合需求(xūqiú)的消费场景和各类主题活动。 武汉(wǔhàn)马拉松比赛期间和(hé)五一假期,武汉天地商圈通过创新消费场景和举办各类潮流(cháoliú)趣味活动,分别吸引客流113万人次、80.3万人次。“小众文化(huà)大众化、垂直需求场景化”的升级路径正在江岸区逐步形成。 多元主体共振激活老汉口(hànkǒu)商业基因 政策搭台,企业唱戏,文化铸魂。在商业焕新的(de)进程(jìnchéng)中(zhōng),江岸区多元主体协同,形成了活跃的消费市场格局。港资瑞安集团深耕武汉天地(tiāndì)19年,秉持“修旧如旧”的理念,61公顷的旧城蝶变为城市会客厅,获评湖北省夜间(yèjiān)消费集聚区。央企华润集团打造的武汉万象城,不仅成为(chéngwéi)城市时尚消费高地,还带动周边区域商业氛围提升。新开业的武汉山姆会员店占地超2万平方米,以“家庭友好型消费综合体”的新角色加入江岸消费矩阵。民营(mínyíng)资本则聚焦垂直创新,湖北白云边集团改造的“老通城·通城印巷”,以音乐潮流(cháoliú)文化为核心,将老街升级为Z世代聚集地。国有企业在历史风貌(fēngmào)区保护(bǎohù)开发中,兼顾文化传承(chuánchéng)与商业创新,武汉城市风貌集团以“修旧如故”的改造理念,将老建筑改造成风貌酒店,百年建筑焕发出新生机,文化溢价效应(xiàoyìng)显著。 图为武汉山姆会员店(diàn)江岸店开业首日。 新华网发 今年以来(jīnniányǐlái),江岸区通过“商旅文”融合(rónghé),组织了“新年购(gòu)江岸GO”2025新春消费季、“樱(yīng)你而(ér)来 乐购(lègòu)江岸”汉马樱花消费季、“享住江岸”住房消费季、小龙虾消费季等系列重点活动110余场,周周有主题、月月有活动,发放“乐购江岸”新春消费券252万元,打造购物、住宿、餐饮、演艺等多业态的消费新增长点,释放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全链条消费活力,带动消费超亿元。 据统计,2025年1-4月,江岸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92.00亿元,增长(zēngzhǎng)8.5%,增速与(yǔ)规模均领跑(lǐngpǎo)武汉中心城区。江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当前,江岸区正紧抓武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、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机遇,坚持“政策 + 活动”“线上(xiànshàng) + 线下”相结合(xiāngjiéhé),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积极拓展(tuòzhǎn)数字消费、服务消费,大力发展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、假日经济,挖掘消费潜能,推动老汉口(hànkǒu)商业基因的持续焕新。(赵梦琪)
新华网关注武汉:多元驱动,老汉口出新出彩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