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泰州市系列活动正式启动
2025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泰州市系列活动正式启动
2025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泰州市系列活动正式启动6月14日晚,由泰州市(tàizhōushì)文化广电和旅游局、海陵区(hǎilíngqū)人民政府、泰州市文旅(wénlǚ)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泰州市系列活动在泰州市凤城河风景区启幕。
每年6月的(de)(de)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让文物焕发新(xīn)活力 绽放新光彩”“融入现代生活(shēnghuó)——非遗正青春。围绕这一核心,泰州市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(huódòng),并(bìng)在现场以视频的形式进行了发布。50场特色主题活动,从深入社区的非遗体验,到走进景区的活态展示,从文博场馆的深度探索,到线上线(shàngxiàn)下的趣味互动,丰富多彩的形式,将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时代光彩,真正融入现代生活。
“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”是文旅融合的创新(chuàngxīn)实践,让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(yú)各环节全方位了解和感受非遗活态传承的魅力(mèilì)。非遗工坊扎根乡土,精研技艺,是守护非遗根脉、带动就业增收、促进(cùjìn)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。活动现场,揭晓(jiēxiǎo)了泰州市获评(huòpíng)2025年江苏省“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”优秀案例以及入选“第二批江苏省非遗工坊”的代表单位名单。
泰州(tàizhōu)的文化底蕴深厚,非遗宝库不断有新的瑰宝加入。今年1月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(xiàngmù)名录公布,52个项目内容涵盖传统戏剧(xìjù)、传统美术、传统技艺、传统医药、传统体育、游艺与杂技、民俗等多个领域。在市级名录扩容的同时,海陵区(hǎilíngqū)也有一批优秀的项目崭露头角(zhǎnlùtóujiǎo)。今年2月,海陵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正式(zhèngshì)公布,共11项非遗项目入选,为海陵文化宝库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活动现场,为7家“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”保护(bǎohù)单位以及(yǐjí)11家“第七批海陵区非遗代表性项目”保护单位授牌。
文化是城市的名片,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(fúwù)可以为群众精神生活带来无限可能(kěnéng)。近年来,海陵区以打造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为目标,通过活化(huóhuà)历史文脉、创新服务场景、深化文旅融合(rónghé),积极推动(tuīdòng)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。活动现场,向市民游客展示推介了首批具有人文关怀(guānhuái)、审美品位、文化内涵,集文化体验、休闲娱乐、社区互动于一体的“最泰州·公共文化特色空间”。
一系列极具(jíjù)特色的(de)非遗演出,点燃了全场氛围。悠扬婉转的板桥道情(dàoqíng)与端庄雅致的旗袍展示联袂精彩,豪迈的海陵三义刀、精妙的海陵查拳、雄浑的海陵挑袍大刀再现铿锵的武脉,京剧、淮剧(huáijù)、锡剧联唱尽显戏曲之美、泰州之韵。
舞台之下的系列活动,亦是亮点纷呈。焕新(xīn)购物月设“技艺长廊”“潮玩好物”“非常好吃”“康养杏林”四大板块,包含手工技艺、文创(wénchuàng)好物、中医养生等(děng)内容,通过现场(xiànchǎng)制作(zhìzuò)、互动教学、文创展销,生动诠释“见人见物见生活”的理念,实现“可看、可感、可玩、可购”的沉浸式体验。文物展区推出新修订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图文解析(jiěxī)展、第四次文物普查新发现图片展等,图文并茂、寓教(yùjiào)于展,全面呈现泰州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与创新实践。(吴边 李蕊)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(xīnwénxiànsuǒ)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(bǎnquán)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(wèijīng)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(liánxì)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(wǒmen)将追究责任。
6月14日晚,由泰州市(tàizhōushì)文化广电和旅游局、海陵区(hǎilíngqū)人民政府、泰州市文旅(wénlǚ)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泰州市系列活动在泰州市凤城河风景区启幕。
每年6月的(de)(de)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让文物焕发新(xīn)活力 绽放新光彩”“融入现代生活(shēnghuó)——非遗正青春。围绕这一核心,泰州市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(huódòng),并(bìng)在现场以视频的形式进行了发布。50场特色主题活动,从深入社区的非遗体验,到走进景区的活态展示,从文博场馆的深度探索,到线上线(shàngxiàn)下的趣味互动,丰富多彩的形式,将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时代光彩,真正融入现代生活。
“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”是文旅融合的创新(chuàngxīn)实践,让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(yú)各环节全方位了解和感受非遗活态传承的魅力(mèilì)。非遗工坊扎根乡土,精研技艺,是守护非遗根脉、带动就业增收、促进(cùjìn)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。活动现场,揭晓(jiēxiǎo)了泰州市获评(huòpíng)2025年江苏省“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”优秀案例以及入选“第二批江苏省非遗工坊”的代表单位名单。
泰州(tàizhōu)的文化底蕴深厚,非遗宝库不断有新的瑰宝加入。今年1月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(xiàngmù)名录公布,52个项目内容涵盖传统戏剧(xìjù)、传统美术、传统技艺、传统医药、传统体育、游艺与杂技、民俗等多个领域。在市级名录扩容的同时,海陵区(hǎilíngqū)也有一批优秀的项目崭露头角(zhǎnlùtóujiǎo)。今年2月,海陵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正式(zhèngshì)公布,共11项非遗项目入选,为海陵文化宝库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活动现场,为7家“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”保护(bǎohù)单位以及(yǐjí)11家“第七批海陵区非遗代表性项目”保护单位授牌。
文化是城市的名片,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(fúwù)可以为群众精神生活带来无限可能(kěnéng)。近年来,海陵区以打造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为目标,通过活化(huóhuà)历史文脉、创新服务场景、深化文旅融合(rónghé),积极推动(tuīdòng)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。活动现场,向市民游客展示推介了首批具有人文关怀(guānhuái)、审美品位、文化内涵,集文化体验、休闲娱乐、社区互动于一体的“最泰州·公共文化特色空间”。
一系列极具(jíjù)特色的(de)非遗演出,点燃了全场氛围。悠扬婉转的板桥道情(dàoqíng)与端庄雅致的旗袍展示联袂精彩,豪迈的海陵三义刀、精妙的海陵查拳、雄浑的海陵挑袍大刀再现铿锵的武脉,京剧、淮剧(huáijù)、锡剧联唱尽显戏曲之美、泰州之韵。
舞台之下的系列活动,亦是亮点纷呈。焕新(xīn)购物月设“技艺长廊”“潮玩好物”“非常好吃”“康养杏林”四大板块,包含手工技艺、文创(wénchuàng)好物、中医养生等(děng)内容,通过现场(xiànchǎng)制作(zhìzuò)、互动教学、文创展销,生动诠释“见人见物见生活”的理念,实现“可看、可感、可玩、可购”的沉浸式体验。文物展区推出新修订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图文解析(jiěxī)展、第四次文物普查新发现图片展等,图文并茂、寓教(yùjiào)于展,全面呈现泰州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与创新实践。(吴边 李蕊)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(xīnwénxiànsuǒ)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(bǎnquán)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(wèijīng)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(liánxì)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(wǒmen)将追究责任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