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铁饭碗”到“杂粮王国” 赵玉娥的三十年扶贫创业路
从“铁饭碗”到“杂粮王国” 赵玉娥的三十年扶贫创业路
从“铁饭碗”到“杂粮王国” 赵玉娥的三十年扶贫创业路在阳曲县的田间地头,村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熟悉(shúxī)的身影穿梭于庄稼之间。她就是赵玉娥,山西绿色山区农副产品(nóngfùchǎnpǐn)销售有限公司的创始人,一个用30年光阴书写创业传奇(chuánqí)的女性。从放弃令人(lìngrén)艳羡的“铁饭碗”到打造(dǎzào)产值过亿元的“杂粮王国”,赵玉娥用她的执着与坚守,诠释了一位新时代女性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。
破茧:放弃(fàngqì)“铁饭碗”的勇气
1986年,大学毕业的赵玉娥被分配(fēnpèi)到市直单位工作,端上了那个年代人人羡慕的“铁饭碗”。然而,这个看似文静的姑娘内心却涌动着一股创业的激情。6年后,她作出了一个(yígè)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——辞去公职(gōngzhí),投身商海。“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帮助(bāngzhù)更多人。”谈及初衷,赵玉娥眼中闪烁着(shǎnshuòzhe)坚定的目光。
1992年的春天,赵玉娥用借来的500元钱,在太原街头支起了第一个杂粮摊位。起步资金(zījīn)只有500元借款(jièkuǎn),交通工具(jiāotōnggōngjù)是(shì)一辆自行车。“每天就是骑着车跑市场,渴了喝口(hēkǒu)自来水,饿了啃口凉馒头。”回忆起那段日子,赵玉娥的话语中透着坚韧。正是这种坚持,让她在跑遍全市100多家商户后,找到了小食品生意这个切入点。
蝶变:从(cóng)地摊到龙头企业
从十几平方米的小摊位(tānwèi)起步(qǐbù),赵玉娥的事业逐步壮大。1993年,她在迎泽区注册成立(chénglì)了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,完成了从个体户到企业主的转变。但她的眼光并未止步于此,很快将(jiāng)目光投向了更具发展潜力的小杂粮产业。
创业路上的(de)艰辛常人难以想象,为了开拓市场,赵玉娥带着样品走遍全国,曾连续3天只吃泡面,也曾因过度劳累晕倒在火车站。“你这(zhè)小身板,怎么这么拼?”医生(yīshēng)的话里满是心疼。正是这份执着,让山西小杂粮走进(zǒujìn)了沃尔玛、永辉等大型商超,更成为相关部门指定的供应产品(chǎnpǐn)。
“做食品就是做良心。”这是(zhèshì)赵玉娥常挂在(zài)嘴边的话。为确保产品质量,她亲自参与从种子筛选到土质检测(jiǎncè)的全过程,邀请专家指导,将每一批(yīpī)产品送检。红豆、黑豆、小米、薏米……这些看似普通的杂粮,在她的精心经营下,逐渐形成了“珈绿”品牌的核心竞争力。
2010年,赵玉娥在(zài)阳曲县投资建厂,创立山西绿色山区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,打造了(le)一条从(cóng)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。经过多年发展,赵玉娥打造了一个横跨4省5市7县的杂粮产业网络,建立起10.5万亩种植基地和(hé)5个联合加工厂,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。
反哺:扶贫(fúpín)路上的赤子心
“企业(qǐyè)做大了,责任也更重了。”赵玉娥是这样(zhèyàng)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建厂伊始,她就把扶贫作为(zuòwéi)企业使命。10年来,她以高于市场价10%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粮食,优先(yōuxiān)安排贫困农村妇女就业,累计带动2100多户农户脱贫。每年春节前夕,她都会亲自带队,为周边5个村的365户困难家庭送去米面油等生活(shēnghuó)物资。
“赵总不仅给我们(men)工作,还教我们技术。”参加过(guò)培训的(de)村民(cūnmín)王大姐说。为解决农民“种不好地”的问题,赵玉娥自费邀请(yāoqǐng)山西大学专家开展技术培训,累计培训1300多人次。她的公司优先招聘贫困户(hù),累计提供就业岗位近百个;每年组织农业技术培训,惠及1300多人次;对合作农户实行高于市场价的收购政策,带动(dàidòng)365户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。村民们提起她无不交口称赞:“赵董不仅给我们工作,还送技术、送温暖。”
一位姓杨的老人(lǎorén)动情地说:“老妹子,你做了10年好事,好人啊!”赵玉娥(zhàoyùé)经常深入(shēnrù)农户家中,了解困难群众需求,在捐资助学、送医问药等方面给予帮助。10年来,她累计捐赠金额超过100万元。
绽放:小杂粮成就大(dà)事业
如今的赵玉娥已从(cóng)当年的“摆摊小妹(xiǎomèi)”成长为“杂粮女王”。她的企业先后获得“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”“山西省脱贫攻坚奉献奖”等多项荣誉。2021年,她个人荣获“山西好人(hǎorén)”称号,她个人先进事迹(xiānjìnshìjì)也受到了大家的赞扬。
通过赵玉娥(zhàoyùé)的(de)努力,目前小杂粮成为了一张闪亮的“山西名片”。从沃尔玛、永辉等大型连锁超市(chāoshì),到淘宝、京东、拼多多等电商平台,赵玉娥让百余种山西特色农产品实现了从“田间(tiánjiān)地头”到“绿色餐桌”的直接供应。
“为耕者谋利,为食者造福(zàofú)。”这简单的(de)10个字,凝聚了赵玉娥30年的坚守。站(zhàn)在新的起点上,这位年过(guò)五旬的女企业家依然保持着创业初期的激情:“高质量推动农产品发展,需要做的还有很多。我(wǒ)坚信,只要坚持不懈,前路自有光芒。”而她近日上榜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,就是对她多年努力的又一次肯定。
记者 张 慧 太原日报(rìbào)


在阳曲县的田间地头,村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熟悉(shúxī)的身影穿梭于庄稼之间。她就是赵玉娥,山西绿色山区农副产品(nóngfùchǎnpǐn)销售有限公司的创始人,一个用30年光阴书写创业传奇(chuánqí)的女性。从放弃令人(lìngrén)艳羡的“铁饭碗”到打造(dǎzào)产值过亿元的“杂粮王国”,赵玉娥用她的执着与坚守,诠释了一位新时代女性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。
破茧:放弃(fàngqì)“铁饭碗”的勇气
1986年,大学毕业的赵玉娥被分配(fēnpèi)到市直单位工作,端上了那个年代人人羡慕的“铁饭碗”。然而,这个看似文静的姑娘内心却涌动着一股创业的激情。6年后,她作出了一个(yígè)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——辞去公职(gōngzhí),投身商海。“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帮助(bāngzhù)更多人。”谈及初衷,赵玉娥眼中闪烁着(shǎnshuòzhe)坚定的目光。
1992年的春天,赵玉娥用借来的500元钱,在太原街头支起了第一个杂粮摊位。起步资金(zījīn)只有500元借款(jièkuǎn),交通工具(jiāotōnggōngjù)是(shì)一辆自行车。“每天就是骑着车跑市场,渴了喝口(hēkǒu)自来水,饿了啃口凉馒头。”回忆起那段日子,赵玉娥的话语中透着坚韧。正是这种坚持,让她在跑遍全市100多家商户后,找到了小食品生意这个切入点。
蝶变:从(cóng)地摊到龙头企业
从十几平方米的小摊位(tānwèi)起步(qǐbù),赵玉娥的事业逐步壮大。1993年,她在迎泽区注册成立(chénglì)了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,完成了从个体户到企业主的转变。但她的眼光并未止步于此,很快将(jiāng)目光投向了更具发展潜力的小杂粮产业。
创业路上的(de)艰辛常人难以想象,为了开拓市场,赵玉娥带着样品走遍全国,曾连续3天只吃泡面,也曾因过度劳累晕倒在火车站。“你这(zhè)小身板,怎么这么拼?”医生(yīshēng)的话里满是心疼。正是这份执着,让山西小杂粮走进(zǒujìn)了沃尔玛、永辉等大型商超,更成为相关部门指定的供应产品(chǎnpǐn)。
“做食品就是做良心。”这是(zhèshì)赵玉娥常挂在(zài)嘴边的话。为确保产品质量,她亲自参与从种子筛选到土质检测(jiǎncè)的全过程,邀请专家指导,将每一批(yīpī)产品送检。红豆、黑豆、小米、薏米……这些看似普通的杂粮,在她的精心经营下,逐渐形成了“珈绿”品牌的核心竞争力。
2010年,赵玉娥在(zài)阳曲县投资建厂,创立山西绿色山区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,打造了(le)一条从(cóng)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。经过多年发展,赵玉娥打造了一个横跨4省5市7县的杂粮产业网络,建立起10.5万亩种植基地和(hé)5个联合加工厂,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。
反哺:扶贫(fúpín)路上的赤子心
“企业(qǐyè)做大了,责任也更重了。”赵玉娥是这样(zhèyàng)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建厂伊始,她就把扶贫作为(zuòwéi)企业使命。10年来,她以高于市场价10%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粮食,优先(yōuxiān)安排贫困农村妇女就业,累计带动2100多户农户脱贫。每年春节前夕,她都会亲自带队,为周边5个村的365户困难家庭送去米面油等生活(shēnghuó)物资。
“赵总不仅给我们(men)工作,还教我们技术。”参加过(guò)培训的(de)村民(cūnmín)王大姐说。为解决农民“种不好地”的问题,赵玉娥自费邀请(yāoqǐng)山西大学专家开展技术培训,累计培训1300多人次。她的公司优先招聘贫困户(hù),累计提供就业岗位近百个;每年组织农业技术培训,惠及1300多人次;对合作农户实行高于市场价的收购政策,带动(dàidòng)365户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。村民们提起她无不交口称赞:“赵董不仅给我们工作,还送技术、送温暖。”
一位姓杨的老人(lǎorén)动情地说:“老妹子,你做了10年好事,好人啊!”赵玉娥(zhàoyùé)经常深入(shēnrù)农户家中,了解困难群众需求,在捐资助学、送医问药等方面给予帮助。10年来,她累计捐赠金额超过100万元。
绽放:小杂粮成就大(dà)事业
如今的赵玉娥已从(cóng)当年的“摆摊小妹(xiǎomèi)”成长为“杂粮女王”。她的企业先后获得“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”“山西省脱贫攻坚奉献奖”等多项荣誉。2021年,她个人荣获“山西好人(hǎorén)”称号,她个人先进事迹(xiānjìnshìjì)也受到了大家的赞扬。
通过赵玉娥(zhàoyùé)的(de)努力,目前小杂粮成为了一张闪亮的“山西名片”。从沃尔玛、永辉等大型连锁超市(chāoshì),到淘宝、京东、拼多多等电商平台,赵玉娥让百余种山西特色农产品实现了从“田间(tiánjiān)地头”到“绿色餐桌”的直接供应。
“为耕者谋利,为食者造福(zàofú)。”这简单的(de)10个字,凝聚了赵玉娥30年的坚守。站(zhàn)在新的起点上,这位年过(guò)五旬的女企业家依然保持着创业初期的激情:“高质量推动农产品发展,需要做的还有很多。我(wǒ)坚信,只要坚持不懈,前路自有光芒。”而她近日上榜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,就是对她多年努力的又一次肯定。
记者 张 慧 太原日报(rìbào)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